手机版 顿首再拜网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怀滴。
这其中,产业培育是昭通着力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4年来,碧桂园集团云南区域秉持着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使命,不断前行,把爱与希望带到彩云之南的每一个角落。
而落地云南已有4年的碧桂园,也早已注意到了乌蒙山区这片亟待脱贫、潜力无限的热土。这个秋天,碧桂园将帮助昭通擦亮苹果之城的招牌,让更多人尝到香甜的昭通苹果要继续深化学习,总结提炼经验,查找差距,做好整改,把调研中形成的好的建议变为破解难题的举措,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效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郭大进主持会议,省委第二指导组组长马红跃到会指导。他认为,市政府党组班子此次调研成果交流围绕主题、谋划到位、组织有序、推进有力,调研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精度、有质量,问题分析透彻,矛盾和困难把握到位,措施有力。
他要求,市政府党组班子要认真完善报告,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和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按照要求认真讲好党课,做好成果转化,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市政府党组成员赵长胜、苏建宏、田渊、段登位、杨建军、郭晓东出席会议,副市长吴静应邀出席会议。落实挂包责任制,要求每名班子成员至少挂钩1个项目、1个产业、2个村民小组,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大会战中。
培训转移劳动力短期增收,培植产业助农中期致富,发展观光旅游长远奔小康……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巧家县白鹤滩镇中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发德带领全村百姓,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力培训就业、冷凉蔬菜种植、林下养殖、畜牧养殖、经济林果种植、观光旅游等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群众最终实现短期增收、中期致富、长远奔小康的目标。引进企业发展软籽石榴基地170亩,目前带动贫困户16户67人。中村村国土面积14.93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最低海拔1760米,最高海拔3300米,辖7个自然村35个村民小组共693户2813人。送他粮食不如教他种地。
2016年,中村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2户1163人,已脱贫256户1137人,未脱贫6户2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4%。为准确把握中村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张发德跑遍全村每家每户、田间地头,最终找出本村穷根——基础设施太薄弱。
为帮助全村群众真正从思想上富起来,张发德带领村两委积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新时代讲习所作用,宣传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通讯员 胡华伦 李可英 冯巧 王秀英 文\图)。张发德积极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脱贫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养。招商引资引进兰华中草药公司建立中草药基地,种植重楼、白芨等中药材30余亩,预计年产值达200万元。
创新实施家门口责任制,将村中道路分片划分、各自负责,采取月评、群论制,每月群众自评实施奖惩。种植80亩食用玫瑰和观赏玫瑰助推中村村乡村旅游。同时,创新改变过去一次性输血模式,采取劳务补助、生产奖补等激励措施,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先后到县农业局、县畜牧局邀请种植、养殖专家,培训村民200余人次,提高了村民的技能水平。
狠抓全村党员及村两委干部作风建设,要求村、组干部绝不插手民生项目的实施,绝不在扶贫资金上动脑筋。发展种植大户,实施冬桃核桃套种1800亩、冷凉蔬菜500亩、烤烟130亩,发展能繁母猪养殖户5户,建立蘑菇基地2个,大棚蔬菜基地2个。
张发德的脱贫思路简单却很有道理。他始终坚持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和联系帮扶部门汇报工作思路、带头在各小组召开院坝会与农户商讨,最终确定培训转移劳动力短期增收、培植产业助农中期致富、发展观光旅游长远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方案。
为此,张发德往县城跑了无数次,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挂包单位汇报,2016年共为中村村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0余万元,硬化建制村公路30余公里、户间道路23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15户,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室9个,建垃圾处理池5口、生态污水处理系统1套,实施太阳能热水器210套、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新建人饮管网8公里、人饮工程5件,解决6个村民小组228户862人的饮水问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5年,中村村还有土坯房673户,无硬化道路,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562元。一系列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年55岁的张发德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自2010年担任中村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始终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新建三面光沟渠1.88公里。先后被评为巧家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核桃和花椒产业发展先进个人、昭通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又被评为云南省2019年脱贫攻坚好村官。
采取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推动、品牌拉动、能人带动、干群联动、社员互动的方式,引进德丰公司建成养鸡场9个,带动300余户农户年养殖生态鸡4万余只,实现产值600余万元。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0个、广场1个和26间垃圾收集房,卫生室1间
为了搞好昭阳区新海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帮助群众解决用电、护林难问题,王声荣到昭通供电局汇报,协助争取资金680万元,解决了全村28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用电,结束了靠柴做饭、点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帮助鲁甸县帅克飞建立胡蜂、中华蜜蜂示范养殖场,进行了蜜源树种的种植研究。
为鲁甸县鸭子塘村找水源、提建议,让400多村民有了饮用水,群众顺利搬进了新房。所提利用渔洞水库用于下游发电之水美化昭通城建议,被列入润昭工程规划。在全市多点引种大榛子,面积达1000多亩,创办了中国南方榛子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007年,王声荣退休后,成为了市老科协的顾问,2014年换届时任会长。
带领有关专家、会员进村入户,传经送艺,主持建立了31个科技示范联系户。帮助打工回乡创业的冯波集中流转土地700亩,种植冬梨、钙果、优质葡萄、大榛子、马铃薯、玫瑰等300多个品种,其中,马铃薯品种128个,成为2018年7月全国马铃薯大会在昭通召开的参观现场之一。
参与提出将中华蜜蜂养殖作为昭通‘十三五空中农业发展的建议,对威信县斑鸠村任正春进行养蜂指导,2018年任正春养蜂500多群,带动全村农户养蜂500多群,注册了乌蒙土蜂蜜商标,得到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食品寿环土蜂蜜的认证。他情系科技事业,一心扑在协会工作上,团结协会成员开拓进取,多次荣获省老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先后撰写论文、建议、报告50多篇,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吸纳。(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贤英)。
他在协会内设置了9委1室、专家工作站和艺术团,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推动了协会工作的有序开展。王声荣率先提出要调冷水河河水进入昭通城,解决城乡居民饮水的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立项投资6.6亿元修建的黑石罗水库已蓄水灌溉。帮助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村村民施宗成找有关部门办理黄牛养殖手续,率领会员畜牧专家多次指导,让施宗成建起酒房,进行饲料加工,循环养殖,2017年出售黄牛500余头,存栏100余头,所养黄牛每头日增重达2.1公斤,创全市养牛经验的一流水平。参与提出整治利济河、秃尾河,提升昭通城市品位的建议,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引进联合国环境资源委支持2.4亿元,进行了河道治理。
全国共表彰了70人,王声荣就是老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之一。王声荣退休后,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没有人到码头车到站、该休闲安度晚年的思想,仍心系科技事业,退而不休作贡献。
帮助昭阳区中河村制定了5个1000亩的发展规划,撰写建设高原生态农业庄园的报告,使该村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帮助该村1~2组争取资金支持,修通了0.5公里的通组公路,建起抗旱塘20余口、修通护林防火路10.5公里,指导农户进行了房屋改建,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近日,记者从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获悉,王声荣荣获2019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30周年先进个人。所写强化农业支撑政策,全力改善昭通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在中国老科协召开的第三届联谊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天是2019年11月6日,星期三,昭通阴有小雨,8~13℃,阴雨天气,道路湿滑,请大家注意注意行车安全和携带雨具。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